在家工作,已經成為很多人全新的生活方式
文/圖羊城晚報記者詹青
偶爾看綜藝節目,看到“臺灣綜藝教父”王偉忠說,孩子大了離開家后,他就把臥室布局改了,夫妻分床睡,這樣既保證可以互相照顧,又可以互不干擾。
如果說,這是老夫老妻之間保持距離又互相關照的家居空間重構的話,那么林子和她的丈夫則是少年夫妻的另一種分離居家模式。
林子和丈夫結婚4年、分房住了4年?!坝袝r候他會工作到很晚,而我又喜歡早睡早起,所以分房睡是自然而然的事情?!?/p>
小舟和丈夫也是如此,他們的婚齡已有13年。孩子初中住校以后,小舟就把房子重新裝修,把客廳做成一個大大的書房,原來的小書房改成自己的房間,和丈夫正式分房。
書房的陽光很好,一面墻是落地窗,小舟在窗外加了花架,養了多肉和其他綠植。
“我們夫妻感情很好?!绷肿雍托≈鄱歼@么說。
事實上,這樣的分床、分房是親密空間的一種重構。
林子也常常一個人去看午夜電影,晚上回家,丈夫已經睡著了。不過,林子房間的落地燈是打開的,她知道,這是丈夫幫她留的一盞夜燈。
小舟工作之余,做美食、見朋友、遛狗、跑步……“對于四十多歲的我來說,這個世界上的風景有很多,愛情對我來說只是匯入海洋的一條河流?!?/p>
在他們家里,你能看到窗明幾凈、滿室陽光,夫妻兩個人的合照笑得非常燦爛。我相信,他們確實是幸福的——分開的時候很自由、在一起的時候很親密,彼此依存又互相獨立,這本來就應該是家該有的樣子。
家,是親密關系的物理空間,并沒有規整、一定要如此的秩序。
比如小舟家就沒有傳統的客廳,如果有友人到訪,房間有很舒服的沙發,席地而坐也很好。比如林子家的客廳就是工作區,房間才是休息區。隨著自由職業者越來越多,功能混合的家居空間也變得很常見。
人生,沒有模板。如同歲月美人俞飛鴻那句心平氣和的話:“單身或者是婚姻,對我來說不是一個特別困難的選擇題。我覺得哪個階段更舒適,就處在哪個階段?!?/p>
家,同樣沒有一成不變。無論是分房還是分床,其實不需要被特別解讀,關鍵是在這個家里你是否可以心無掛礙、舒舒服服地做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