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不如前”是2019年二手住宅市場交易的年度關鍵詞。根據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監測,2019年,廣州市二手市場成交宗數為107335宗,同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15.3%,從歷年成交情況對比來看,二手成交已連續三年保持下滑,整體成交能力與2015年相當,市場交投氛圍降溫明顯。
■新快報記者何璐詩
成交下滑,議價讓利空間不斷擴大
目前樓市以“買方市場”為主,在客少且“非理性砍價”現象嚴重的情況下,業主放盤意愿亦出現明顯下滑。從近兩年新增房源的報價情況來看,2019年報價下調房源占比基本在70%左右,其中,花都、天河、荔灣、白云等區報價下調幅度最大,基本處于3.5%以上。而番禺、海珠、黃埔等區域報價下調幅度分別為2.9%、3.0%、2.5%。2019年錄得的周均放盤量已不足千套水平,同比2018年下滑9.2%,處近四年以來最低位。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認為,目前廣州存量房交投環境相對嚴峻,業主對后市信心十分不足,議價讓利空間不斷擴大。
樓梯樓報價相對強勢
“一步到位”戶型受追捧
據監測中原成交大數據顯示,2019年,樓梯樓房源需求大幅下滑,成交占比僅為31.8%,同比2018年大減9.5%。而300萬元以下成交占比亦同比減少11.2%,共占51.7%。主要由于目前改善型房源業主讓利更大,基本可達5%以上。但相對而言,樓梯樓業主報價則相對強硬,議價空間較窄,促使客戶購入樓梯樓物業的熱情不高。
此外,融資環境趨緊,存量房流通緩慢,客戶從意向買房到最后付款過戶的周期基本需要5個月以上,導致“賣一買一”難度明顯加大,促使不少客戶更愿意選擇3房、4房以上的“一步到位”大戶型。其中,2019年3房成交占比達35.8%,同比凈增2.7%;而120-144平米的房源成交占比亦高至6.8%,同比凈增1.0%。
各區二手成交普降
2019年,廣州各區成交均出現下滑,荔灣、越秀、增城三區成交下滑尤為嚴重,全年分別共成交2634宗、3553宗、7729宗,同比分別下降41.2%,31.2%、40.8%。而花都成交跌幅最小,共計成交8814宗,同比下滑4.9%。另外,番禺則繼續蟬聯全市成交第一大區,以網簽9957宗的成績傲視群雄。
此外,需要指出的是,在目前二手房市場形勢嚴峻的情況下,蘿崗區成交仍能做到不降反升,逆勢而上,網簽1874宗,同比上漲9.1%。其中,開創大道板塊,憑借“樓價低洼+次新房+基礎配套完善”等各方面優勢吸引置業客戶青睞,成為該區域黑馬熱點板塊。在2019年樓市下行階段,開創大道均價亦相對“堅挺”,保持穩定微升的態勢,顯示板塊有一定的抗跌性,市場置業需求較大,樓市發展潛力可期。
根據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監測統計,花都、增城網簽占比走勢表現為“逆剪刀差”。增城需求明顯減少,網簽占比降低至11.4%,較1月份凈減4.4%。主要由于增城前段時間市場活躍,消化不少客源、盤源,加上規劃利好價值已被逐漸消化,促使客戶入市熱情降低。
而花都得益于“次新房+配套逐漸成熟”等各方面優勢因素持續“發酵”,花都區已然成為置業客戶重點考慮的對象,網簽占比最高更是上升至18.9%。